东莞电梯配件的维护保养是确保电梯安全、稳定运行的关键,不同配件的保养重点和周期各有差异。

一、机械部件维护保养
1. 曳引机
润滑:定期检查减速箱润滑油油位和油质(通常每 3 个月一次),及时补充或更换润滑油,避免因润滑不良导致齿轮磨损或过热。
清洁与紧固:清理曳引机表面灰尘和油污,检查地脚螺栓、联轴器螺栓等连接部位的紧固性,防止松动引发振动或异响。
轴承检查:监听轴承运行声音,若有异常摩擦或温升过高(如温度超过 80℃),需及时更换轴承。
2. 门机系统
门机导轨与滑轮:清洁导轨异物,涂抹适量润滑油(如黄油),确保门扇滑动顺畅;检查滑轮磨损情况,若轮槽深度超过 2mm 或出现裂纹,需更换滑轮。
门锁装置:测试门锁啮合深度(应≥7mm),调整锁钩与锁座的配合间隙,确保门锁动作可靠,防止电梯 “开门走车”。
门机皮带 / 链条:检查皮带张紧度(用手指按压皮带,挠度应在 10~15mm),链条需定期润滑并调整松紧度,磨损严重时需更换。
3. 导轨与导靴
导轨清洁:用煤油或专用清洁剂擦拭导轨工作面,清除积尘和油污,避免导靴卡阻。
导靴润滑:滑动导靴需定期加注润滑脂(每季度一次),滚动导靴检查滚轮弹性和润滑情况,磨损严重时更换滚轮。
导轨支架紧固:检查导轨支架螺栓是否松动,导轨接头处的台阶应≤0.05mm,超差时需修磨或调整。
4. 缓冲器
液压缓冲器:检查液压油液位(应在标定刻度范围内),油质老化时更换液压油;测试缓冲器复位功能,确保压缩后能在 120 秒内自动复位。
弹簧缓冲器:清洁弹簧表面,检查有无锈蚀、裂纹或变形,弹簧垂直度偏差应≤2mm,超差需调整或更换。
二、电气部件维护保养
1. 控制柜与电气元件
清洁与散热:定期清理控制柜内灰尘(每半年一次),检查风扇运转是否正常,确保电气元件散热良好,防止因过热导致元件老化或故障。
接线检查:紧固各接线端子,排查电线绝缘层是否破损、老化,特别是接触器、继电器的触点,若有烧蚀需打磨或更换。
功能测试:测试急停开关、过载保护、相序保护等安全回路功能,确保电气保护装置灵敏可靠。
2. 传感器与编码器
清洁与校准:用干布擦拭传感器(如平层感应器、门锁传感器)表面灰尘,避免灰尘干扰信号;定期校准编码器,确保电梯运行速度和位置检测准确。
线路检查:检查传感器和编码器的连接线是否松动、磨损,屏蔽层接地是否良好,防止信号干扰或丢失。
3. 电缆与随行电缆
外观检查:查看电缆绝缘层有无破损、老化、龟裂,特别是随行电缆在运行中是否有扭曲、打结现象,发现破损及时包扎或更换。
固定与张力调整:确保电缆固定架牢固,随行电缆的悬挂张力均匀,避免因张力不均导致电缆断裂或接触不良。
三、安全部件维护保养
1. 限速器与安全钳
限速器校验:每 2 年由专业机构进行一次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,确保其在超速时能准确触发安全钳动作;日常检查限速器轮槽和钢丝绳磨损情况,加注润滑油(每年一次)。
安全钳联动试验:定期进行安全钳联动测试(每半年一次),检查安全钳楔块与导轨的间隙(应≤3mm),动作后需重新调整并复位。
2. 紧急制动装置
制动闸瓦:检查制动闸瓦磨损程度(磨损超过原厚度 1/3 时需更换),闸瓦与制动轮的贴合面积应≥80%,间隙均匀(一般为 0.7~1mm)。
制动弹簧张力:调整制动弹簧压缩量,确保制动力符合设计要求,防止电梯溜车。
3. 报警与应急装置
紧急报警系统:测试对讲机、警铃功能是否正常,确保在困人时能与外界通讯;检查应急照明电源(如电池)电量,定期充电或更换(每年一次)。
应急救援装置:检查手动盘车装置、松闸扳手是否齐全且能正常使用,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(每季度一次)。